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经济
今日热点
  • 中国乳业双雄风云突变

  • 时间:2016-10-15 22:32      来源:内蒙古商网  
  •     

          2016年的秋天对于被誉为中国乳业“双雄”的伊利、蒙牛来说,注定是个多事之秋:伊利遭遇保险大亨敲门突袭,蒙牛总裁换帅。

      保险大亨突袭伊利

      9月14日,阳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集中交易系统增持5667900股。

      9月18日,伊利股份发布公告称,本次权益变动后,阳光产险和阳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合计持有伊利股份总股本的5%,由此触发举牌。此消息引发市场轩然大波。

      这看似正常的资本市场投资行为,却引来市场的诸多非议,关于“伊利股份未来控制权归属、资本热钱快进快出、将其作为资本跳板”等猜测甚嚣尘上。

      当晚,中国保监会资金运用监管部主任任春生罕见发声,首先肯定保险公司在现有法律和规则框架下的投资行为,是市场化的商业决策;其次表示,阳光保险的经营管理和投资行为整体上是相对规范和稳健的,此次举牌在规则许可范围,履行了相关程序,且做出相应承诺,从目前看是在公开市场上正常的财务投资行为。

      9月22日,中国奶业协会和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均发声:“龙头乳企不应成为资本运作的工具,险资也不应成为影响中国乳业稳定的不利因素。”

      不过,阳光保险此次举牌伊利并不令人意外。事实上,早在去年底,阳光保险就已经成为伊利新进大股东了。伊利股份去年年报显示,阳光保险成为新进大股东,持股1.09亿,占总股本的1.83%,位列伊利股份的第五大股东。

      而阳光保险目前已举牌多家上市公司,其中包括凤竹纺织5%、京投发展5.35%、胜利股份5.56%、福寿园7.22%、中青旅7.46%、承德露露8.43%等,因此,阳光保险举牌伊利股份似乎是早晚的事情。

      与宝能系对万科的疯狂举牌相比,阳光保险举牌伊利股份可谓体现出了足够的温柔。该公司在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中明确表示,“支持伊利股份现有股权结构,不主动谋求成为伊利股份第一大股东。”同时声称,“在未来12个月内不再增持伊利股份”,并明确称本次增持的目的是“出于对伊利股份未来发展前景的看好所进行的财务投资”。

      但这份温柔并未让伊利感到安心。在9月18日发布阳光保险的举牌公告之后,9月19日早间,伊利又紧急发布重大事项停牌公告,声称公司正在筹划重大事项,该事项可能涉及重大资产重组或非公开发行股票,鉴于该事项存在重大不确定性,为保证公平信息披露,维护投资者利益,避免造成公司股价异常波动,经公司申请,本公司股票自2016年9月19日开市起紧急停牌,连续停牌不超过10个交易日。

      伊利还承诺,公司将尽快确定是否进行上述重大事项,并于股票停牌之日起的5个工作日内公告事项进展情况,10个交易日内明确该事项及停复牌事宜。

      对此,舆论方面表示,伊利股份紧急停牌是为了寻找“金主”支持,以避免恶意收购风险。

      当下,中国食品健康产业空间很大,尤其是乳制品消费,在这样的预期下,就给中国资本甚至是外资留下遐想空间。而伊利和蒙牛在行业内占据绝对优势,其品类丰富,市场份额也最大,最容易被资本惦记。

      业界甚至认为, 阳光保险背后是否有海外资本的身影,如果这些资本对‘寡头’乳企参股或控股,并形成掌控后,对中国乳业来说不是好事。而且伊利股权比较分散,一旦引起海外资本的注意后大举入侵,将很麻烦。因此,阳光保险的“承诺”,很难让伊利放心。

      伊利股份2015年年报显示,其股权结构较为分散,不存在实际控制人和控股股东。在伊利股份股东构成中,第一大股东呼和浩特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持股8.79%,第二大股东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6.22%,伊利股份董事长潘刚持股3.89%,此次举牌后,阳光保险超越潘刚跻身前三大股东之列。一旦阳光保险掌控全局,就有资格要求更换董事长,给潘刚的领导地位带来威胁

      显然,目前摆在伊利面前的反收购招数不多,有专家建议,伊利现在可联合政府整合中小股东,并通过定增收购提高股权占比,以及股权激励等行为,获得更多话语权。

      中秋夜蒙牛换帅

      9月15日中秋夜,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蒙牛乳业发布公告称,孙伊萍因个人职业发展需要辞职,经中粮集团推荐、董事会一致通过,自即日起任命雅士利总裁卢敏放出任蒙牛乳业总裁一职。

      蒙牛在2011年时与同行不相上下,到2016年中期,无论在市值、收入、利润等方面都与对手有较大差距,从中粮看是不满意的。现在从蒙牛发展来看,调整管理层也是必需的。

      根据8月25日蒙牛公布的2016年中报业绩,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2.6亿元,同比增长6.6%;净利润10.77亿元,同比下滑19.5%。相比之下,竞争对手伊利今年上半年的营收达到299.25亿元,净利润为32.11亿元。而在2011年时,伊利的全年营收为374.51亿元,净利润为18.09亿元。蒙牛当时与伊利的规模相当,2011年全年营收为373.88亿元,净利润为15.89亿元。

      尽管对于换帅,蒙牛给出了官方说法,但还是引起了外界的广泛关注。关注的焦点在于孙伊萍所代表的蒙牛第一大股东——中粮集团。

      4年前,孙伊萍受时任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钦点”,接替杨文俊出任蒙牛总裁。有乳业人士猜测,蒙牛的换帅和中粮集团换帅有一定关系。

      由于蒙牛的外资股东法国达能及丹麦阿拉目前的持股比例合计达到14.9%,与中粮的16.74%相差不大。有人认为,卢敏放接手后,蒙牛“中粮系”将被“达能系”代替。据悉,卢敏放曾担任达能早期生命营养品公司大中华区副总裁一职,在达能集团工作超过10年。

      有业内人士认为,简单认为中粮放弃蒙牛,达能接手是片面的,因为乳业是食品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产业,蒙牛、雅士利、现代牧业这个体系所占的市场地位也决定了中粮不会、不能也不敢放弃。卢敏放作为蒙牛内部人,接手经营是动荡最小,了解问题最清的。卢敏放接手蒙牛后,会继续深化推动蒙牛国际化发展,使其管理上更加开放和国际化。

      牛根生被猜复出

      值得注意的是,因在公告中蒙牛乳业创始人牛根生出现在蒙牛战略及发展委员会名单中,结果被一些传媒以“牛根生复出”“牛根生回归蒙牛”等吸引人眼球的标题渲染,一时间,关于牛根生复出的消息甚嚣尘上,更有传言称,牛根生或将在不久后重掌蒙牛,成为蒙牛换帅引发的另一个所谓的热议焦点。

      然而这只是一些好事者的猜测而已,因为牛根生复出重掌蒙牛根本无可能性。

      实际上,牛根生离开蒙牛后,就把全部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老牛基金会公益慈善事业中,在蒙牛董事会中只是担任非执行董事一职,实际上就是个挂名的闲职,不参与蒙牛的决策、经营、管理。就是此次蒙牛的人事调整,牛根生仍然是非执行董事,蒙牛董事会有审核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薪酬委员会、战略及发展委员会4个委员会,至于牛根生到那个委员会更是无关紧要,与复出、回归甚至重掌蒙牛根本谈不上。如果牛根生重新任蒙牛的董事长,那才叫回归重掌蒙牛。试想,中粮集团会这样干吗?牛根生愿意干吗?

      国内外主流媒体近期对牛根生活动的轨迹的公开报道也佐证了这一切:今年8月30日至9月2日,牛根生在美国夏威夷参加东西方慈善论坛和世界自然保护大会,并受到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接见。之后,牛根生飞赴非洲,与合作伙伴英国前首相、非洲治理促进会主席布莱尔,考察了尼日利亚、利比里亚、几内亚、塞拉利昂的慈善公益活动。9月10日又飞赴加拿大进行公益活动,9月23至27日随同李克强总理出访加拿大和古巴。

      这表明在蒙牛换帅的人事更迭期间,牛根生一直在国外进行公益慈善等系列活动,对此他就不是决策者和执行者,非执行董事顾问的闲职表露无遗。

      资料显示,1999年,从伊利离职、此前担任伊利副总裁的牛根生在41岁再度创业,成立蒙牛。短短8年时间,蒙牛超越了有着30年多年历史的伊利。数据显示,在2006年,蒙牛和伊利的业绩到了极小的差距时刻,蒙牛162.46亿,伊利163.39亿。而到了2007年,蒙牛成功实现了超越,这一年蒙牛213.18亿元,伊利193.60亿元,蒙牛也成为国内第一个营收过200亿的乳业公司。一个只有8年历史的黑马成功实现了逆袭,成为了中国乳业的新王者,此后连续4年蝉联中国乳业冠军。2008年,蒙牛238.65亿,伊利216.59亿2009年,蒙牛257.1亿,伊利243.24亿2010年,蒙牛302.65亿,伊利296.64亿。

      可以说,牛根生驾驭蒙牛这匹“黑马”创造了罕见的奇迹,并且创造了国内乳业率先突破200亿、300亿的记录。

      也许正是因为牛根生之前在蒙牛的骄人成绩,虽然其几乎不能可能复出重掌蒙牛,但蒙牛内部和蒙牛的经销商对于牛根生的复出“呼声很大”。

      但据记者了解,牛根生从2004年成立老牛基金会以来,一直担任荣誉会长。牛根生在50岁时,完全退出商业,全身心投入慈善事业。这十年来,牛根生只做了四件事:第一件,关注环保领域,其基金会围绕“植被恢复与保护、碳汇造林、自然保护区建设、野生动植物保护、湿地保护、环保前沿课题研究及国际环保人才培养”等众多方面,开展了20几个项目,公益支出超过3.5亿元。第二件,关注文化教育领域,通过教育进行扶贫,多年来共开展60多个项目,主要是建学校、建博物馆、设奖学金,公益支出超过3.5亿元人民币。第三件,关注行业推动领域,通过扶持更多的公益组织,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公益,解决社会问题。多年来开展了“慈善千人计划——老牛学院”,发起成立“中国公益研究院”、“深圳国际公益学院”、“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发起“首届东西方慈善论坛”等34个项目,公益支出超过1.2亿元。第四件,关注帮困救灾领域,在突发性自然灾害面前伸出援手,缓解社会伤痛。开展了贫困母亲救助、聋儿救助、白内障救治、残障人士救助、国内外灾后重建等65个项目,公益支出超过1.8亿元。

      这表明,牛根生目前正深入的投入其第二事业——公益慈善领域,确实没有更大可能再次“复出”商业。

      让人们拭目以待的是:伊利潘刚如何破解“野蛮人”的突袭;卢敏放怎样再创蒙牛辉煌;牛根生如何把中国第一个家族基金会做得更好。

      但无论如何,2016年的秋季对中国乳业双雄的伊利、蒙牛来说:天凉好个秋!(邢彦春)

      编辑:哈斯

版权所有:内蒙古商网 承办单位:蒙商传媒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291号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蒙)201514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网信备201400003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许可证(蒙)20160001号 蒙B2-2015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