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今日热点
  • 内蒙古鄂托克前旗“点菜式”扶贫对胃口

  • 时间:2016-05-05 19:27      来源:内蒙古商网  
  •     

     开栏的话:“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冲刺阶段。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到2017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26个自治区贫困旗县全部摘帽,到2020年全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31个国家贫困旗县全部摘帽,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今年,实现减贫21万人、10个以上贫困旗县摘帽。本报即日起开设《脱贫攻坚·圆梦小康》栏目,深入报道全区上下、各地区各部门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好经验、好做法,展示贫困地区发生的喜人变化和人民群众的精神风貌。 

    从“给你”到“你点”

    鄂托克前旗“点菜式”扶贫对胃口  

      “我正思谋着盖个羊棚、打眼机井,可去年刚成家,这笔钱从哪儿筹?没想到干部们就来救急了。”4月的一天,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昂素镇巴彦希里嘎查的包联干部来到贫困户阿拉腾森布尔家时,着实给了他一个惊喜。

      阿拉腾森布尔的两个心愿被登记在了建档立卡簿上,包联干部承诺:“你尽管去做,等羊棚盖好、机井打好,政府再给你补贴。”阿拉腾森布尔一听,心里乐开了花,他决定说干就干。

      在鄂托克前旗,每个贫困户都有像阿拉腾森布尔这样的建档立卡簿,而且内容都不重样,当地群众称其为“点菜单”。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贫困的家庭各有各的难处。鄂托克前旗在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中,推出了“点菜式”扶贫工作法,即贫困户根据基本条件和发展意愿确定建设项目,帮扶部门和干部为其解决发展中的关键问题。截至目前,全旗累计投入资金618.087万元,落实惠民贷款4294万元。

      精心“备菜”缺啥补啥

      天刚蒙蒙亮,苗忠就披上衣服坐了起来。这两天昂素镇哈日根图嘎查公日格牧业社的马兰花都开了,得抓紧把地里的玉米种上。他抬头看着天空,弯腰扛起一袋玉米种子,推开院门往地里走去。

      很快,玉米地里便传出了机车的隆隆声,搬运种子、安放滴灌带、跟机播种,苗忠开始了忙碌的一天。

      多年来到处赊账、借钱买种子和化肥的场景猛然闯进他的脑海:40平方米的土房,房顶一踩一个窟窿;地里的井子压不出水,用柴油机灌溉又烧不起油;没草场,养羊只能养20来只;替人种地还钱,忙活一年只够还贷款;两个娃娃上学,年年交不起学费……6年前,全家年收入到不了3000元,是典型的国家级贫困户。后来,心灰意冷的他干脆不再下地劳作,每天打牌喝酒,稀里糊涂混日子。

      直到来了扶贫帮扶干部,找上门和苗忠谈心:“你这样混日子咋行?总得干点啥呀!”苗忠说:“看看这烂房子,啥心思都没有了。”帮扶干部笑了:“想盖新房?这好办,我们资助你。”

      在旗民政局的资助下,苗忠很快拉来木板和砖块,搭起了房子的框架。在天气转凉前,一家人欢天喜地地搬进新房。

      紧接着,好事一桩又一桩地来了。知道他家没草场,帮扶单位旗审计局帮忙休整了20多亩饲草料基地;想打机井,马上又得偿所愿。“他们真是有备而来,我家缺什么就给补什么。”苗忠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苗忠一家从贫困的泥沼中走了出来。

      致贫原因千差万别,帮扶措施不能千篇一律。鄂托克前旗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要求,树立“需什么、备什么”的现代帮扶理念,着力打造“满汉全席”,做到因需设置、调和众口。同时,组织结对帮扶干部深入贫困户家庭调查研究,详细了解群众诉求,并对结对帮扶对象认真开展再核查、再识别,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差别化帮扶“菜单项目”,确保“菜肴”符合扶贫对象“口味”。

      称心“点菜”找准方向

      敖镇马场井村跟鄂托克前旗别的嘎查村户户相隔甚远的情况有所不同,驱车行驶10来分钟就能看到好几家住户,人多资源少,是造成贫困的主要原因。

      见到贺宝亮时,他刚从地里回来。拍了拍身上的尘土,老人家就坐在炕上跟我们唠开了:“再过4个月我们就搬家了,政府给盖了新房,我这紧等着呢,早一天搬,早高兴一天!”

      在他家的扶贫“点菜”手册上,清楚地写着贺宝亮一家的贫困原因和帮扶措施:“人多地少,争取易地搬迁。”老两口现在只有5亩地,还不全是水浇地,要脱贫谈何容易。

      贺宝亮要搬去的地方在敖镇马场井一社。为实现马场井村整体脱贫,今年鄂托克前旗针对该村的实际困难对症下药,在敖镇马场井一号和敖镇敖勒召其嘎查新建了贫困农牧民转移安置区,集中安置208户521人,每人给3亩水浇地,并配套建设养殖棚圈和饲草料地。目前,已与转移贫困农牧民全部签订转移合同。旗财政已拨付专项启动资金500万元,安置区场平基本完成,正在进行产业配套区试水井建设。

      “我们嘎查人多土地少,搬了新家后我家可以增加6亩水浇地。农民就靠种地致富,政府给我们土地很合我们胃口,这就是最好的帮扶。”贺宝亮笑着说。

      扶贫贵在精准。为了改变以往大水漫灌的粗放式扶贫模式,鄂托克前旗紧紧围绕对象、目标、内容、方式、考评和保障“六个精准”,将贫困户的基本信息、致贫原因、生产条件、劳动能力及增收计划等基本情况挂图上墙,并建立扶贫档案,给扶贫工作提供了精准方向,使农牧民能够称心“点菜”。

      贴心“送菜” 授人以渔

      未到城川,已听说城川镇的主打产品是辣椒,很多农民靠其实现致富。奇怪的是城川镇克珠日村一社的村民杨志根也种植辣椒,却是这个村的贫困户。

      去年,杨志根种了5.2亩露天辣椒,心想:别人种辣椒一年能挣10来万,我挣个三五万够还贷款就行。不料想,种辣椒技术很关键,因施肥不到位,烧坏了苗子,杨志根种出来的辣椒根本卖不上价,还亏了2500元,老人家又心疼又无奈。

      “今年还种不?”记者问他。

      “种!今年不一样了,咱有人管了。苗子是从示范园买的,还有专人指导,村里协调信用社贷了5万元帮盖了2个拱棚,这回不担心辣椒长不成了。”在杨志根家右侧,塑料大棚里的辣椒苗郁郁葱葱,已长至10公分。

      杨志根说的“有人管”指的是“送菜”式帮扶。根据城川镇农民的意愿,帮扶单位重点实施产业扶贫,帮其发展辣椒产业,形成了一个由农户种植、经纪人协会管理、市场销售为链条的“公司+基地+农牧户”的辣椒生产基地,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过去,一些扶贫项目由于不接地气,导致群众参与意愿不高,最终发展失败。在城川镇,群众按照自己的意愿‘点菜’,依托地方特色发展产业,大家的积极性都很高。”城川镇高潮畔村党支部书记樊建新说。

      点菜式扶贫的初步效果让鄂托克前旗对打好这场脱贫攻坚战充满信心,旗里提出,到2016年底,实现全旗3824名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率先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到2017年底,实现农村牧区低收入家庭人均纯收入在2015年基础上翻一番以上。 采访手记:崭新的房屋,干净亮堂;平坦的院子,炊烟袅袅。鄂托克前旗“点菜式”扶贫的初步成效,让人们看到了脱贫攻坚给贫困农牧户带来生产生活方式上的根本性改变。采访所到之处,农牧民都满意地说:“现在我们是想啥来啥。”以前,扶贫工作主要是政府“配菜”,现在是群众“点菜”,贫困户需要什么“点”什么,体现出了脱贫攻坚的精准度。农牧民的生产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帮扶单位的责任心也增强了。从“给你”到“你点”,工作思路变了,脱贫攻坚的实效性也体现出来了。(记者 施佳丽 张慧玲 )

      《内蒙古日报》(2016年5月5日) 01版



    编辑:哈斯 

版权所有:内蒙古商网 承办单位:蒙商传媒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291号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蒙)201514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网信备201400003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许可证(蒙)20160001号 蒙B2-2015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