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经济
今日热点
  • 内蒙古引入金融活水上半年金融业增加值超700亿

  • 时间:2019-12-18 13:20      来源:内蒙古商网  
  •     

      本网讯 12月17,内蒙古金融战略合作协议项目推进情况新闻发布会在呼和浩特市举行。会上,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孙利剑就全区金融机构战略合作协议项目推进情况作主题发布;自治区金融监管局局长、金融办主任姜华;平安集团品牌宣传部总经理陈遥;中国银行内蒙古分行行长陈志能;光大银行呼和浩特分行副行长李志强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的提问。

      据介绍,2019年上半年,内蒙古金融业增加值701.8亿元,占GDP的比重为8.4%,增速2.5%,金融业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特别是今年以来,自治区政府不断加强与各金融机构总部的互动交流,不断强化自治区与各金融机构在更深层次、更宽领域的战略合作,先后与光大集团、平安集团、中国银行等金融机构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通过各方努力,目前各项协议正在有序落实,特别是对自治区煤炭、电力等特色优势产业,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卫生服务、科技创新、生态环境等突出短板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有效扩大。截至目前,签约金融机构通过项目贷款、银团贷款、债券承销、融资租赁、产业基金等多种方式已在内蒙古落地农牧、制造、交通、环保等不同产业28个项目,金额222亿元;正在积极推进的项目41个,金额420余亿元。与此同时,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也给各家机构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微信图片_20191217213934.jpg

      签约的金融机构中,银行业金融机构今年前三季度信贷余额共新增42.63亿元,远高于去年全年信贷新增额。同时,各家金融机构立足自身发展优势,着力解决自治区金融服务难题,在多个领域实现了零的突破。全区首单落地民营企业市场化债转股项目—光大集团远兴能源10亿元债转股,为我区民营企业市场化债转股提供了经验借鉴,也是全国股份制银行首单利用降准资金落地的民营企业上市公司市场化债转股项目。光大银行出台了《支持民营经济实施办法》,开辟民营企业融资续贷的绿色通道,协议签署后重点通过集团联动为伊泰集团、双欣能源化工、蒙泰集团等民营企业提供资金42亿元。光大银行上线系统内首个市级电商平台,为赤峰市特色农产品提供线上销售渠道,有效助力脱贫攻坚。全国平安集团“三村工程”首站落户乌兰察布,通过支持“村官、村医、村教”发展,有效促进了闭环扶贫新模式发展,打造了“三村工程”扶贫的样板和保险精准扶贫的典型。中国银行将总行金融科技中心落户和林格尔新区,是首家在我区设立总部级科技中心的金融机构。同时,积极开展全球撮合对接,为企业“走出去”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组织我区47家企业参加第二届进博会,开展一百多场“一对一”洽谈,达成合作意向近40个,在推进“全球化”、“一带一路”等方面开拓了许多新的领域,同时中国银行积极助力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并成为唯一金融服务合作伙伴。此外,其它金融机构也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努力为自治区金融事业发展献计献策、添砖加瓦,取得了积极成效。

    微信图片_20191217200721.jpg

      孙利剑表示,通过协议的签订,有效推动了政金企战略合作的不断深化,为自治区在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补短板过程中注入了新的动能,同时,金融机构主动服务意识持续增强、金融服务产品不断创新,行业竞相赶超的工作氛围浓厚,真正实现了多方共赢。下一步,自治区将进一步拓宽与金融机构的合作范围,深化合作领域,持续巩固和提升合作效果。同时,我们也将采取有力措施,为各家金融机构在内蒙古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不断开拓内蒙古金融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政金企对接形成投资发展共同体

          记者:自治区金融办是如何推动自治区政府与各金融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签约后又采取了哪些具体的落实措施?

        姜华:2017年以来,自治区政府先后与21家银行、保险、证券等不同类型金融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特别是今年以来,自治区人民政府先后与光大集团、招商银行、平安集团、泰康集团、中国银行5家机构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深化政金合作,引导金融资源向我区倾斜。在当前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政府与金融机构总对总的战略合作模式,已在多个领域实现示范突破,同时也积极引导了预期,为自治区“稳金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微信图片_20191217200744.jpg

      一是抓好责任分解,细化合作内容。在总对总框架协议下,我们建立了战略合作协调机制。由自治区金融办具体协调联络,各金融机构在内蒙的分支机构具体承办对接,将协议主要内容分解细化,梳理出项目清单,确保合作内容对应到具体项目和企业,收到了令人鼓舞的结果。比如中国银行牵头的包钢集团债转股项目,中国银行、招商银行积极参与的内蒙古公交投融资再安排千亿元银团贷款项目,招商银行支持的蒙牛集团10亿元熊猫债项目,都是在全区同业产生重要影响的项目。

      二是推进政金企常态化对接,突出示范引导。自治区年初启动了政金企协同推进金融“保项目、入园区、进企业、下乡村”行动,我们按照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内容,将金融服务对象细分为现代能源、先进制造业、基础设施、乡村振兴、民营经济、科技创新、生态环保、对外开放8个板块,并确定牵头机构。这几家签约机构中,光大银行重点推动现代能源,招商银行、平安银行重点推动先进制造业,中国银行牵头推动对外开放,泰康集团发挥险资低成本优势支持基础设施,让他们充分利用总部资源优势,在破解重点领域金融服务的难题上先行先试。

      三是建立工作调度机制,确保协议落地。为保证合作事项能够按照时间节点有序推进,自治区金融办积极协调发改、财政、交通、人社等部门加强横向联动,整合资源渠道,差异化解决推动过程中的难点。力争通过“政府协调引导、金融主动服务、部门联系扶持、企业诚信发展”四位一体的有效运转机制,实现资金早到位,项目早落地、早投产、早见效。

      今年以来,自治区金融业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一是存款增量增速向好,贷款增长明显好于去年,高于去年同期2.5个百分点,贷款结构呈现脱虚向实的积极变化。二是直接融资规模创历史新高,突破1800亿元。三是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下降0.57个百分点。这些都为明年的工作带来良好的预期。

      “金融办作为政府金融领域对外合作交流的具体工作部门,多次协调自治区领导与金融机构高层互访、洽谈、对接,推动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紧盯协议后续落实。今后,自治区金融办将进一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工作部署,持续深化协调服务,积极引导相关金融机构加大对我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形成政金企投资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姜华说。

    多领域、多维度助力内蒙古绿色、长足、持续发展

      记者:光大集团和自治区政府签约以来,在我区现代能源领域、绿色发展方面是如何推动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取得了什么成效?

      李志强:光大集团与内蒙古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来,充分发挥金融全牌照、产融结合优势,在现代能源、生态环保、智慧城市、精准扶贫等领域加大了对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支持力度,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微信图片_20191218075448.jpg

     一是聚焦现代能源产业,投身重大项目建设。与伊泰、蒙能、鄂绒、交投等加强合作,签约以来累计投放信贷120亿元。主动破解企业融资难题,落地了内蒙古远兴能源10亿元债转股协议,实现了内蒙古首单以主动式“入股还债”方式实施的民营企业上市公司债转股项目,对推进市场化债转股、化解债务风险意义重大。

      二是坚持生态环保理念,推动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稳步推进内蒙古医疗废物处理、鄂尔多斯市垃圾处理、赤峰固废填埋等环保项目,实现固体废物的循环利用,积极利用金融资源推动自治区环境治理、生态修复,对于内蒙古实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和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示范作用。

      三是提升科技合作层次,助力智慧城市建设。依托强大的“光大·云缴费”平台,积极落实“让百姓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的民生便民服务理念,成功对接以自治区交管12123平台为代表的多个缴费项目,已在全区实现了100多个便民缴费项目线上缴费,并综合运用区块链、银行监管、移动支付、自动化清分等技术,积极对接自治区红十字会,提升公益组织公信力和运行效率,助力内蒙古公益事业更上新台阶。

      四是创新扶贫路径,积极履行国家金融队责任。与赤峰市政府联合打造了以精准扶贫为目标的“光大·赤峰购精彩”电商平台,通过推广销售当地特色农牧产品,创新电商精准扶贫新路径,打通旗县供销商到消费者间的最后一公里,助力推动赤峰市加快融入互联网经济;累计向内蒙古红十字会捐赠人民币120万元用于关爱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家庭青少年眼睛健康;积极帮扶武川县、固阳县脱贫。

      下一步,光大集团将在环保新能源、大旅游、大健康等多个领域继续与自治区政府开展多层次、多维度、多视角的合作,积极助力内蒙古在绿色生态、现代能源经济建设实现持续发展。  

    对外开放和“一带一路”建设的先锋队和排头兵

      记者:中国银行在支持对外开放及“一带一路”方面提供了哪些金融服务?

      陈志能:中国银行内蒙古分行借助集团全球化、综合化经营优势,主动融入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实际行动争当自治区对外开放和“一带一路”建设的先锋队和排头兵。

    微信图片_20191217200733.jpg

      “内蒙古横跨‘三北’、毗邻八省、接壤俄蒙,是我国向北开放的桥头堡。中国银行全面践行国家对外开放战略,打造‘一带一路’金融大动脉,海外机构已覆盖全球60个国家和地区,包括2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已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和全球机构布局最广、全球化综合化程度最高、持续经营时间最长的国有大型银行。”中国银行内蒙古分行行长陈志能介绍。

      一是全力支持我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为自治区提供各类融资近3000亿元,累计协助自治区政府发行42批、7666亿元地方债,全面支持我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区域互联互通。今年9—11月投放信贷资金263亿,同比增长80%,推动公交投融资再安排、经乌高速、呼市地铁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实施。

      二是全力优化我区对外开放和“一带一路”建设金融服务。在满洲里、二连浩特、甘其毛都、策克等重点口岸设立机构,实现金融服务对“一带一路”关键节点全覆盖;搭建口岸地区清算服务一站式绿色通道,与俄罗斯、蒙古中行分支机构紧密联动,提升客户资金清算汇划效率;为走出去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结算、融资、汇兑、理财、避险等跨境金融服务,国际结算、结售汇、跨境人民币三项业务始终领跑市场。

      三是全力为区内企业拓展海外市场铺“路”搭“桥”。累计组织我区500多家中小企业,参加总行跨境撮合20余场,达成业务合作100多项。作为进博会唯一合作银行,组织区内上百家企业参加两届进博会,开展400多场洽谈,达成业务合作70多项;作为第三届中蒙博览会唯一合作银行,组织中蒙、中俄、中以银企洽谈对接。

      四是全力为区内企业面向境内外市场寻求多元化融资渠道。打通海内外机构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商行+投行”、“境内+境外”的综合金融服务;与多家海外机构联动,为“走出去”企业提供各类融资近百亿元;举办境外直融与债务保值交流会,为近百家企业提供汇率保值服务,为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

      五是全力推动我区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实现蒙古国蒙图和俄罗斯卢布的现钞兑换、现汇挂牌、现钞缴调、货币互换等业务首发,助推中俄蒙经济合作走廊建设;为全区600多家企业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900多亿元、人民币直投170亿元,担当人民币跨境流通主渠道;为企业提供跨境人民币全球资金集中运营服务,帮助企业提高资金划拨和使用效率。

         陈志能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近6年来,从“五通”到“六路”,从“大写意”到“工笔画”,共建“一带一路”的中国方案,不仅为国际国内合作开辟了新方向,也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增强了新动力。

    特色扶贫模式助力脱贫攻坚

     

        记者:“三村工程”是中国平安推出的特色扶贫模式,请结合其在内蒙古的落地情况,介绍一下平安的扶贫理念与特色。

      陈遥: “三村工程”是中国平安推出的助力贫困地区实现贫有所助、病有所医、学有所教的特色扶贫模式。“村官工程”: 深入开展产业扶贫,培养贫困地区“造血”机能。以乌兰察布市龙头扶贫企业阴山优麦食品有限公司为例:

      在产前,平安为该企业提供“免息免担保”扶贫贷款6000万元;在产中,提供溯源设备,匹配“一码双保险”的智慧溯源品质认证,提供近180万农险保障,帮助企业带动贫困户脱贫。截至2019年11月,阴山优麦产业扶贫项目已成功带动108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年人均增收约1800元。在产后,目前,平安正在申请为乌兰察布察右后旗7815户贫困户提供覆盖11.7亿元风险保障的“防返贫保险”。

      同时,搭建消费扶贫的产销平台。2018年,中国平安推动该企业全系列产品上线内外部电商平台,年内互联网销售金额达1200万元。产品销量的增加,带动了燕麦种植面积的扩大。今年,阴山优麦以高于市场20%的价格与燕麦种植户签订回购合同,全年收购贫困户燕麦约1500吨,预计总增收可达468万元。在2019年中国平安扶贫产品洽购会暨“平安三村百宝”启动仪式现场,与阴山优麦总签约销售额逾4000万元。

      “村医工程”:科技赋能医疗扶贫,智慧防范因病致贫。

      平安在乌兰察布市开展“4+1”智慧医疗综合行动,全面启动 “村卫升级”“辅助诊疗”“村医培训”“健康体检”四大医疗服务行动。面向村卫,平安向乌兰察布市的52个村卫生室捐赠了检测一体机及医视一体机;面向村医,平安专门培训了212名村医;面向村民,专门购置移动检测车并组织名医专家,为村民进行健康体检。

      此外, 2018年,平安向内蒙古红十字会捐赠450万元,定向用于2018—2020年乌兰察布市“光明行”复明行动,为当地符合贫困条件的1000位白内障患者补贴手术费用。

      “村教工程”:用科技智慧补齐农村教育短板。

      2019年,平安启动了“AI不孤读——科技素养提升计划”,面向全国1000所乡村小学开展公益助学行动,补齐乡村科技人才教育的短板。

      截至2019年9月,中国平安于乌兰察布市总计升级平安智慧小学47所,捐赠爱心图书8万余册,招募长期支教志愿者11名,投入教学设备、教师培训等资金420万元。

    微信图片_20191217200748.jpg

      平安集团品牌宣传部总经理陈遥表示,中国平安始终高度重视金融与科技相结合扶贫的先导和造血功能,推出了以“智慧扶贫”为核心的“三村工程”,面向“村官、村医、村教”三个方向,充分利用“金融”与“科技”的优势,在产业、健康、教育等关键领域上,助力贫困地区实现贫有所助、病有所医、学有所教。三村工程首站落地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并在一年多实践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扶贫闭环”模式。截至2019年9月,中国平安于乌兰察布市已提供免息免抵押贷款金额6600万元,采购当地扶贫产品订单金额逾7500万元,提供贴息、贴保险,改善民生工程等现金投入逾2000万元。2019年1月31日,平安投资内蒙古地区扶贫地方债9000万元,用于支持内蒙古地区贫困县基础设施建设。  

     

           记者:中国银行作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合作银行,在全国第十四届冬运会方面给予了哪些支持?

      陈志能:作为中国唯一的“双奥银行”,中行始终紧跟国家战略、担当社会责任。今年8月,中行正式成为2020年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合作伙伴和唯一合作银行,这是中行全力支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进步的责任担当。为全力支持自治区办好“十四冬”,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为“十四冬”顺利筹办提供资金和金融服务支持。根据合作协议,中行为“十四冬”提供1000万元现金及1000万元等值金融服务支持,其中,1000万元现金支持已经全部投入盛会筹办。同时,赛事举办地的中行服务网点和服务设施的硬件改造和优化升级正在加快推进,相关专属服务培训也正在按计划展开;明年初,“十四冬”吉祥物安达、赛努将在中行全区所有营业网点展出销售,“十四冬”各赛事门票也将通过中行向全国人民发出冰雪邀约。

      二是全力做好“十四冬”服务保障工作。中行积极联动集团附属的中银保险公司,将为内蒙古代表团运动员提供人身意外保险,为体育健儿提供有力安全保障。同时,中行还将在各赛场配置移动智能柜台、丰富手机银行服务、搭建“互联网+运动”场景,为“十四冬”提供全方位、高标准、智能化的金融服务支持。

      三是运用专业服务优势为盛会预热。11月份,中行“十四冬”专属联名卡首发成功,用22个冰雪运动场馆的优惠消费权益推动广大群众“上冰雪”“玩冰雪”“爱冰雪”,用一张银行卡把广大群众与“十四冬”联系起来,与冰雪运动和冰雪产业联系起来。同时,中行正在与全区各大滑雪场、赛事举办地各大酒店进行洽谈,全力组建“十四冬”商圈,通过商圈消费折扣优惠,提前为赛事预热,为“十四冬”举办地和冰雪运动项目预热。

      四是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全面加强“十四冬”立体宣传。中行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在中行手机银行、人民网、新华网等媒体和呼市白塔机场、高铁站、地铁站等重点地标地段投入宣传广告,积极宣传“十四冬”。明年1月份,中行将在全区265家网点统一对“十四冬”进行赛事宣传,举办以“十四冬”为主题的冰雪产业主题论坛,为“十四冬”成功举办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编辑:哈斯

版权所有:内蒙古商网 承办单位:蒙商传媒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291号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蒙)201514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网信备201400003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许可证(蒙)20160001号 蒙B2-20150029